硅谷实习:同事Ken小记

今天是这个暑假最后一天和大Mentor Ken共事,剩下的几周就只有小Mentor带我了。Ken已经在公司干了17年,今年被HR催着去休长达六周的Sabbatical,这样算下来他休假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实习结束,去纽黑文上学,没机会见到了。这段时间在他麾下耳濡目染,真是学到不少东西。在他临走之前,我作为后辈,抓紧机会去讨教了一点经验,也请他为我规划一番,就记在这个日志里吧。

Ken比我父母年长一些,芝加哥生人,香槟分校应用数学PhD,按他的原话说,那年代学校里还没有计算机专业,说完一指组里当过生物学家的Mark说:“我们当年也是有正经职业的”,边说边哈哈大笑,看来码农自嘲可不是中国人原创。他毕业进入美国IT行业的黄埔军校施乐(Xerox)公司,十几年做到首席科学家,其后施乐大神John Warnock(PDF的发明者)出来创办Adobe,陆续有很多施乐干将投靠,Ken就是其中之一。后来和我的主管Randy聊,才知道他也是出身施乐,这两家公司一个造打印机一个造电子文档,真是千丝万缕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
Ken在这个行业里做了这么多年,说好听点叫经验丰富,说实在点就是老奸巨猾,深喑IT之道。之所以这么讲,是因为硅谷表面上风平浪静,实际上调职裁员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公司“结构调整”。能几十年不阴沟里翻船,熬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(dot com bubble)、挺过2008年金融危机,去休个六周的工龄假,实属不易。很多中国人在硅谷里做“老龟公”,靠的是几年一跳槽,好处是经常拿下签约红包,坏处是项目不在自己手里,很难做成气候。Ken跟我说,想在一家公司里深耕,作为软件工程师,有三条路可以走:项目主管,首席架构师,首席科学家,然而殊途同归,这些职位的关键点都在于两个词:影响力(Impact)和所有权(Ownership)。每个人升职所要做的,就是逐步提升自己在项目里的影响力,然后慢慢获得独立项目的所有权。从拥有一个个人微项目开始,做到管理或者指导三五人的小项目,影响力一步步扩大,职位自然而然就提升了。当然,取决于所选路线的不同,或是钻研技术,以能服人,提高影响力;或是习得管理,以德服人,取得所有权。老江湖Ken的这番话对于初出茅庐的我,有如醍醐灌顶,好在现在为时尚早,还有时间慢慢选择自己的路线。当然,他没有提到第四条路,那就是创业,所以我旁敲侧击的问他,离开校园,应该选择大企业还是初创公司(Startup)?他毫不犹豫的告诉我,应该先去大企业,学得本领再去淘金。这么多年硅谷的经验,Ken应该是看到过多少小舢板搁浅沙滩上,才会这样劝我的吧。

至于纯技术上的指导,他指点我趁着还没读完书,去学校看看设计范式(Design Pattern)。各行各业都有行业规范,事情怎么做效率最高,许多前人都已经摸索出一条捷径了。永远不要重新发明车轮(Never re-invent the wheel)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方能事半功倍。可以说这段时间做代码设计,早已经感受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。

两个月朝夕相处,童心未泯的Ken和我已经成为了好朋友。经此一别,估计要等我下次杀回硅谷再见到他了。顺便一说,我还真是容易和老头子们做忘年交,去年在Amazon实习的老板Gus帮我写了研究生推荐信,最近还经常邮件往来,听他吹自己公司蒸蒸日上,还告诉我估计不会娶那个年轻漂亮的小女朋友,真是有趣。不知道以后和Ken能不能也保持联系,再听他讲讲女儿打篮球考大学,也会很有意思呢。

我和Ken的合影:

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

这个标题是2010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,又是六月七号,我也应景的写一点吧,只不过现在已经写不出曾经那么美好单纯的文字了。

其实这大半年以来,我都在原地踏步,四处张望,说仰望星空那真是过分粉饰了。从一开始找工作的踌躇满志到错失好offer的无奈,从投学校的手忙脚乱到寄出后的手足无措,虽然结果挺好,但是内心真的可以说是像海盗船一样左摇右荡,没有一天安稳。真的感谢Tracy倾听理解,也只有她对我的情况最为了解。风平浪静之后,也是她一针见血的指出我最大的问题:福星高照而非实力使然,简而言之就是,“你小子走的都是狗屎运”。

说实话,她的这种评语,我非常抗拒,又不得不接受,因为抗拒本是源于内心不愿承认的认同。不管是找工作,找学校还是找实习,可以说运气帮了大忙。而当真刀真枪的拼硬功的时候,我便败下阵来。找学校靠的是美本的背景,找实习是组里有校友做内应,简历又恰好对上全组的胃口(他们想用的居然是我去年已经玩了一暑假的技术)。说到底,实力虽然不济,人品却是超好。如果要为自己开脱的话,客观条件倒是不少,所学尚短,基础不牢,但是都不足以称为借口。最根本的原因,还是在我心底如影随形的那份优越感,“少年班”三个字就像一个魔咒加持在身上,说好听点是让我离星空更近一寸,说难听点就是脚步虚浮,没有一步走的踏实。

前一段的我,每天都在“东”张“西”望,美东代表着华尔街,梦想着投入到腐朽的金融家们怀里,美西代表着硅谷,流着口水盯着googler们的六位数。有时琢磨着要多读文学艺术陶冶情操,有时又惦记着结交名校高人。毫不夸张的说,每天都有一半的时间里,思绪在脑海里是踮着脚尖跑来跑去的。具体到每天早上,起床的时候心底总有一阵阵虚弱,那便是又荒废了一天的写照。人们有时候总是用习惯来填满时间,用来作为不思考不学习的借口。可是坏习惯就算戒掉,无所事事依然会占据那些腾出来的时间。最后坏习惯又迂回往复,重新填充在原有的位置上,归根结底还是心浮气躁。

我们多少人都觉得找到工作就万事大吉了。只要撞大运拿到top offer,剩下的就是日复一日的被小鞭子抽着走,然后要么被埋没在所谓富足的中产阶级里,要么另一些人生大事接踵而至。可是同学之间的差距,总是在走向社会十年之后才拉开,而不断学习和思考以及实力的提升,才是事业绽放的基础。其实从多数人的懈怠中,我更多的看到的是机遇,是众人皆醉我独醒。有些时候人们说脚踏实地敌不过机遇和卡位,但是在美国这片相对的净土上,事业可真的是resume上一行一行积累出来的,进一步方能海阔天空。

好了,写到这里,似乎高考作文的时间该到了。老师教导我们应该多留一点时间给大阅读呢~

现场听TEDxPurdueU的几点笔记

TEDTalk在美国非常火,大家应该也都听过,Idea worth spreading. 今天终于来到了TEDxPurdueU的现场,有的演讲者说的挺好的,挑几点记录一下。

1. Susan Butler,非常酷的普度女校友,埃森哲的第一个女partner。她所讲最触动我的是说,她在当Manager之前,已经做了很多Manager工作,而在进一步成为partner之前,也已经事实上正在做partner的事情。"do it before you become it". 想要成为什么,必须先要作什么。这就像我们现在找工作,如果你尝试过、甚至每天都在做这项职位要求的事情,工作唾手可得(比如我们CS的大码农)。晋升的时候也类似,想往上走,不是你在本职工作做得好就可以的。

 

2. Kyung Yano,两个天才儿童的妈妈,讲的是如何早教。儿子Sho Yano,9岁上大学,11岁开始读芝加哥大学PhD,21岁拿下Phd+MD,美国历史上第二年轻的主治医生,同时是柔道黑带和杰出钢琴师。女儿Sayuri Yano,也是10岁上大学,14岁考入Johns Hopkins读第二个小提琴演奏学位,今天给我们表演了一段水平挺高的二重奏。作为亲身经历了相当多早教和超常教育的“天才”,我应该是在座听这一段感触最深的。所谓超常教育,或者说跳级,需要克服的其实很少是学习上的困难,更多的问题来自周边环境和心理成熟度。还有,我本人其实不是很推崇过早去读大学,最好能在读之前“开窍”,9岁的话,至多能学到知识,可是大学当然不仅仅是知识了。如果我的孩子比我聪明,我估计会让他跳两年左右,多接触新事物多尝试创造,最好不要与周边环境脱节。

 

3. 后面一个讲space settlement的演讲者又一次的把我带向了Elon Musk。如果有谁在美国而不知道这个名字,那么你肯定没有和正宗的geek们在一起过。他是科技界企业家里最耀眼的明星,比Steve Jobs要牛几倍。这里是他的履历:南非出生长大,早年就读UPenn,去Stanford读物理PhD,中途互联网大潮来袭,果断dropout创业,成功建立paypal卖给ebay,成为年轻的亿万富翁。之后立刻创建Space X,一家做航天火箭的私企,(注意是私企),几年时间承包了许多NASA项目,用10亿美金启动资金做到了全中国几十年举国之力都没有达到的水平(资本主义效率高?)。在做火箭的同时成立了Tesla Motors,几年时间独辟蹊径,在大厂商都不愿意动手的领域异军突起,做出了全世界最好的电动跑车,Model S相当惊艳,公司也已经上市。在做电动车的同时,又建立Solar City,专门做太阳能,也即将上市。Elon Musk就是现实中的Tony Stark,惊才绝艳,简直无所不能。人能如此,会当凌绝顶,复有何求?

 

最后补一张现场图

CS计算机硕士申请总结

先介绍下本人情况:在国内最好的技校里统计专业,成绩极差(至今成绩单两门红灯)。后转学到Purdue继续读本科(主要是为了刷GPA),转专业CS,Purdue GPA 3.88, GRE 600 800 3.5

本次申请的动机主要是满足名校情结,并且不想投入过多时间成本读PhD,加上背景不强,所以申请了一片名气大专排不高的硕士项目(常青藤能申的全部申了)。申请标准是:学校名称最好要连“老妈她同事都听说过”,最不济也要“老妈她自己听说过”。最后精挑细选一共投了14所,没申MIT是因为它没有CS硕士

Harvard Columbia Stanford CMU Rice Princeton UPenn UCBerkely Cornell Brown UChicago Duke Yale JHopkins

Admitted: Yale, Cornell, Duke, Brown, Rice

Rej: Harvard, Stanford, Princeton, Berkeley, Columbia, CMU

Withdraw/other: the rest

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去Yale了,终于满足了“老妈她同事都听说过”的高级要求,(要知道她有个同事完全没听说过康奈尔)

先说经验吧:

1. 有转学经历的同学们不要害怕了,之前的学校成绩基本上不会影响你的,像我惨不忍睹不到2.5两门挂科的国内成绩单,也没有真的影响到录取。

2. 海本优势还是非常大的,语言文化都更好对接。yale的系主任跟我说他非常高兴海本增多。当然这对于国内师弟们不算好消息。

3. 申请口诀只有一个字: fit。录取委员会和教授心里想的都很简单,就是你适合不适合他们这个项目,这个项目适不适合你。硕士录取过程一般比PhD还要简单,基本上是两步走:先刷三维(GPA, GRE, ToEFL的话海本90%以上项目可以waive),三维不够基本没戏;再读PS和推荐信看匹配度,研究型项目你写了纯就业PS完全没戏,Professional项目你写了科研PS有机会但是机会比较小。你自己的PS和推荐信必须匹配,相辅相成,想办法说服委员会,sell your dream。我科研水平很弱,科研也不适合我,所以PS就基本是就业倾向的,配合Amazon实习时候的上司写的推荐信,大体上把故事扯圆咯。

4. 提早准备,三维是相当死板的,尤其是理工科硕士,硬件卡的很严格。GPA低于3.5,想进常青藤有如痴人说梦(概率实在太小或者要大把美金来买,博士的话research可以compensate)。GRE和托福同理,老G 600 800是名校cut-off,新G的话最好有160 167。托福最好100+,像耶鲁这种口语控的学校,托福口语26+优势很大。海本不用考托福,优势更大。

5. 要把3和4两条一起看,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意思了:GPA GRE高不一定能进名校,GPA GRE低一定进不了。这基本上是太傻十日谈的要旨了,帮你省去看一本书的时间哟~至于三维就是低怎么办?retake,转学,陶瓷,或者按照自己的实力来,不要冲名校了。另外,建议大家省掉safe school,因为你自己都瞧不上的学校,overqualify常事,给你录取了你也不想去。

6. 推荐信方面,也要提早准备,积极争取和可能的推荐人吃饭的机会。我在申请一年前和Dr. Alexander吃ADM公司的庆功晚餐的时候就提过推荐信的事情,和Amazon实习的老板私交很好,在半年前也把推荐信要好了。最后一封非常头疼,最后找的是CS系里一个非常奇葩的教授,极懒,平均我催5封email帮我发一封推荐信,急的我夜不能寐(催教授的时候态度一定要好,标题可以用大写,内容可以用叹号,各种DEADLINE!!HELP!!!之类的,但是敬语要多用)。最后我祭出了绝招:巧克力加圣诞贺卡。他终于乖乖帮我把十几所全部填完。

 

然后是教训:

1. 仔细看网申界面,不要填错了,double check! 我申请的时候觉得自己最稳的就是Columbia和Cornell两个学校,结果Columbia居然填错专业了。估计看我材料的人看到PS Resume上驴唇不对马嘴,直接扔纸篓了。。。

2. 根据经验的第3条,你最重要的申请准备就是fit,而了解你和项目是否匹配的最好方式就是学校主页信息,远比各个论坛准确有用的多。我本人的教训如下:

想申,MIT没硕士;申了哈佛普林,只有科研硕士;伯克利应该申MEng申了MS;卡耐基不应该申科研MS

于是不出意料以上全拒了。而这些东西都是写在学校主页上清清楚楚的。如果下次有机会一定仔细研究再撒网。推荐按照自己的背景来,或者按照项目的倾向编一份独家定制版的PS和Resume。

3. 一心一意,海本们要么申请要么找工作,不要两手一起抓。我在申请季压力极大,不仅一遍遍的改PS(writing lab是好伙伴),填各种资料,拼命催推荐信,还同时面了好多家公司。on-site代码面试极为消耗体力,尤其是飞西海岸每次3小时车4小时飞机,痛不欲生。并且面试的时候还惦记着申请工作,导致准备不足,痛失M家和A家,最后拿了小公司offer还不想去,浪费了。我这就属于两边都弄,两边都没做到最好。

好啦,经验教训就这么多了~希望我给扎堆找工作的CS美本们指了另外一条路。申请是一件极为费力的事情,心理压力非常大,大家在申请季少选一门课,有什么问题给我留言,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