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投圈去魅(四)哪个重要的公司还没有人在打造?

哪个重要的公司还没有人在打造?What important company is nobody else building?

人们总是高估两年的变化而低估五年的变革。真正应该问的问题是,哪个重要的公司还没有人在打造?

除了被越来越快速度证伪的大风口和小风口之外,有没有真的变革呢?

实际上,整个2017-2018年,我们只看到了两个变革:1. 科技公司投行化(巨头AI)、2. 中国法律(Xian Fa)变更。

 

第一个变革更多的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不能做:创业做 AI 项目在商业上是不合理的,因为算法不能提供足够的区分度,把技术卖给技术公司,等于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,饮鸩止渴也。太多的硅谷海归手里拿着金锤子(Golden Hammer)四处找钉子,过去是搜索、广告、云计算,现在是AI,他们凭借自己的完美履历融到天使轮,然后很快找到了一家甚至几家技术公司买单,融到A轮,又迅速遇到瓶颈。

这是因为,做技术解决方案的2B生意,一上来容易被大的技术公司惺惺相惜而认可;然而互联网公司买技术服务,有着无与伦比的议价权:我们永远可以自己做一个,某某总监还等着升职呢!

AI又是标准的『调味料技术』(Ingredient Technology),单摆出来成不了一盘菜,而是配合的数据量越大,效用越大。因此创业者的议价权越发的低,整个生意和在望京开餐馆,没有本质的区别。

 

可是这个技术很有价值啊?

几乎每个AI和区块链从业者都会在最后关头质问对方:『你就说,我这个技术有没有价值吧?有,还是没有?』

我认为,抛开估值谈价值,属于只兜售市梦率,只有前两轮钱可以这样谈。后面还这样来跟投资人、合伙人、员工、媒体和公众交流,就属于耍流氓了。

这样的问法等同于在剧院门口问:『林肯夫人,抛开刚才总统被刺杀,您觉得这一出歌剧演的怎么样?』

有些时候,最重要的那件事,是无法抛开来谈的。

 

那么什么变革最重要呢?

第二个变革:修宪,才是我找到的最大的黄金方向......

创投圈去魅(三)为了创业而创业?

为了创业而创业?

有个笑话,大意是说,一位父亲问儿子的理想,儿子说:“金钱和美女”。

父亲给他一巴掌!

父亲又问,儿子说:“事业与爱情”。

父亲大喜,说:“儿子你真棒!”

 

认识许多人说,因为过去自己的经历和性格,适合创业,目标的职业就是一个“创业者”。听到这句话,其实就是一个大大的红灯(Red flag),这个人一定是心浮气躁,还没有沉下心来做事情。这就像说自己的目标是“发财”和“出名”一样,为了创业而创业,断然不是抵达彼岸的方法。

同样的道理,为了投资而投资,也是一个红灯,优秀的早期风险投资人不是为了名利,而是为了探索众多领域与商业结合的终点,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太重而精力有限,才同时下注多个团队。

投资和创业就像一个旋转门(Revolving door),另个角色都是为了推进人类的边界,分工合作。我在硅谷听经验丰富的 Ed Baker 给我们比喻,创业星球就像是一个充满了油井的小行星,我们并不知道矿藏在哪里,许多创业者在艰苦的钻井挖掘。风投人是地质学家,他们勘探并且四处找寻潜在的油田,找到之后,有时候那里已经有了几个钻井人,于是他们选中其中钻井技术最好的队伍资助;有时候那里还没有人,于是风投派出自己培养的驻场创业者 EIR(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)在那里破土动工。

好的创业者,必然有最快的钻井速度,第一个触达油田;同时也要有好的眼光,因为不幸的消息是,这个创业星球上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一片贫瘠,不论多大投入,都会颗粒无收。

 

赚点小钱?

有些人说,我不想去探索人类的边界,我只想赚点小钱。在商言商,这样做无可厚非。好玩的是,Elon Musk在牛津大学演讲时,有个学生问他:“我也想做火箭公司,毕业应该如何积累呢?”,马斯克说:“先成为互联网亿万富翁吧!”

所以想赚钱是完全没有错的,但是注意,世界上大体只有两种生意:垄断生意和完全竞争。完全竞争的情况下,所有参与者是没有任何利润可言的。《从零到一》中有个插图,描述多数人认为,不同公司所处竞争环境的差异不大:

 

然而实际上,基本上所有的公司要么趋近于垄断,要么趋近于完全竞争,很少有居于两者之间的。

怎么分辨一家公司是垄断还是完全竞争呢?只要听他们怎么描述市场环境就好。一个不好的生意,比如经营餐馆,老板会说,“我们是望京地区唯一一个西班牙海鲜饭和中餐结合的餐厅。”他会强调自己的独一无二,毫无敌人,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愿意面对事实:所有北京的餐馆全都是他的竞争对手。

反过来,一个极好的垄断生意,比如 Facebook,扎克伯格在这次国会听证的时候说,“我们在一个非常艰难的竞争环境中,互联网几乎所有公司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,我们的用户每天都会用好几家社交和聊天软件,”(实际上基本都被他收购了)。

所以,如果创业之初就想赚点小钱,反而连小钱都赚不到。餐馆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年;全美所有航空公司加在一起的毛利率是-2%。当一个业务的区分度太低,就沦为大宗商品(Commodity Business),与利润告别了。

因此,在科技行业想赚点小钱,反而连小钱都赚不到。

Paul Graham甚至说,没有指数型增长的公司,就不能称其为“Startup”,和在望京开餐馆没区别。

 

资源的诅咒

有些人会说,我有许多人脉、行业资源和一个好爹,能不能依仗于此来点燃科技之火呢?想法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互联网行业有着著名的资源的诅咒,过往的行业资源反而有大概率负面影响新创企业的发展。

君不见,凡是交管局、出租车车队、官二代老板的打车项目,无一例外做的很差。滴滴的草根运营打法、产品迭代速度,与前者有着天渊之别、云泥之判。

曾经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香港和上海,在互联网发展上不仅拼不过满是拼命三郎的北京,甚至每每不敌厦门、深圳这些没有资源的城市。

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因为弯道超车(Leap Frog),科技隔代发展。『发达社会的诅咒:香港互联网停滞的五年文章链接』;另一方面是因为,往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互联网行业讲究杂凑精神(Scrappiness),石头缝里蹦出孙悟空。

因此,想要靠爹行不通,想要赚点小钱行不通,为了创业而创业更是大忌。我们应该问的是另一个问题:

哪个重要的公司还没有人在打造?

 

Reference:

胡博宇:《XVC胡博予:VC和创业一样是个反人性的职业》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0947971

Paul Graham: Startup = Growth http://paulgraham.com/growth.html

Peter Thiel Zero to One http://zerotoonebook.com/ 

创投圈去魅(二)不无效讨论、不过早PR

认知之后的执行

既然知道了坏的情形,为什么“智者”总是连续踏入同一条河流呢?因为认知容易,按照自己的认知来执行难。我很认同XVC胡博宇对于自己认定了的事情的坚持,看看他是怎样实践独立思考者(Contrarian)的智慧的:

『“集体的智慧”是符合人性的,这个词听着就顺耳,对吧。但是在XVC我们特别害怕这个东西。我们觉得,相比较之下,最低效的是集体思考,次之是一个人的独立思考,最高效的,是“一群人的独立思考”。
我们有些做法,外人来看是觉得很奇怪的。
比如,我们不鼓励集体讨论。我们的周会只是分享知识的,讨论项目一般都线下进行。因为我们发现,一群人的环境下讨论问题,常常会演变成辩论。要辩论,就得立场鲜明,有了立场,你的本能会替你戴上一副有色眼镜,挑选有利的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,最后你自己就信了。只有在线下一对一的讨论,才能真正“坐下来把事情搞明白”。』

像胡博宇这样的做法,外人可能觉得有点怪异、不近人情。但是,真理总在少有人走的路尽头。

 

当我对一件事情有了朦胧的认知之后,我会先验证,如果确如所想,那么一定要为此打造流程,以此监督并激发执行力。Fred Wilson讲他对于信息爆炸的过滤,坚决不看低质量的消息;为此,他通过十几年时间形成了一个思想深度和高度“达标”的密友群体,然后每天会收到这个圈子发来的,经过过滤的内容。

我检视自己的生活,发现我思考最低效的时候都是看朋友圈的信息,而有意义的内容的确都来自于重要的思想密友。因此我果断的关掉了朋友圈,彻底屏蔽掉低质量信源,并且打通几个高信噪比的信源(The Information、第一财经、潘乱、徐正、AVC、GGV 996以及密友转发),宁缺毋滥。第一周确有不习惯,但是很快发现我完全没有错失任何消息,百害无一利,因此会长期坚持。

 

为什么2C创业公司不做PR

程维说创业前三年不给talk。因为这条路就像西天取经,没有抵达终点,面对的永远是九九八十一难,只有取得真经,才能与人分享。事实上,到达之前,也没有人愿意听一个未成功者(失败者)分享。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开始打造MetaApp之后推掉很多的社交和演讲的机会,因为MetaApp的故事还没有人感兴趣听。

徐正是科大人里我最崇拜的偶像,最聪明的创业者之一,一手把每日优鲜做到现在的庞然巨物。看看他是怎么说的:

 

人含草 马衔枚 奇袭千里;
深挖洞 高筑墙 一骑绝尘!
摘自C轮融资报道,某记者的截图

摘自C轮融资报道,某记者的截图

在保密这件事情上,我受到我的合伙人和师兄胡森影响最大。张一鸣也按照苹果的保密制度严格执行,严令禁止下属接受采访,全公司不得已不发声,闷声发大财。我现在认知到,多数的媒体曝光是无效的,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招人方便,但是坏处是暴露自己的战术和商业机密。

其实于情于理,创始人PR都不是一个安全的选择。

最早做创始人个人营销的是张朝阳,他在一次访谈里讲,他之前不懂得如何做品牌和推广,但是在MIT的时候深受美国大选戈尔(Al Gore)的启发,所以回国创业也是按照竞选拉力的套路来。当时,年轻学生眼中张朝阳几乎就是一个摇滚明星。他后来坦陈,前期靠人设借了力,后面会使得公司与个人的名声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,不见得全是好事。

步张朝阳后尘的是陈欧,他也是为自己代言,把聚美优品和自己的名字牢牢的绑在了一起。聚美曾经一飞冲天,现在遇到了激烈的竞争,部分是因为垂直电商很难打得过全平台,也有部分是因为人设的下滑。我认为陈欧是80后最杰出的几个人之一,产品、营销、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都是超一流,可惜“创始人PR”用得太多,有点取短期舍长线之嫌。

我自己去年上了《一站到底》、《非诚勿扰》,写了几篇爆款十万加文,也做过几次社区内容运营的疯传尝试,但是并没有给我带来过多的实际用处,反而让人有点飘飘然。今年初的时候,又因为一些往好了说春秋笔法,往坏了说恶意抹黑的负面新闻,让我初尝黑稿的威力。还好身正不怕影子斜,好事者想攻击我的学历和履历,发现无从下嘴,最后只是一些没意义的口水仗。这次经历其实我是早有预期的,在上《非诚勿扰》谈冻卵之前,我就做好了看到知乎上问:“如何评价Max和他奇葩言论”的心理准备,居然到现在还没有人问这个问题。事前事后,我都坚信:“All publicity is good publicity”,正面PR优于负面PR,但是负面PR优于没有PR。但是这次前后起伏,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作为创业者时,这种公关风险的严峻性。

总结起来,2C的创业公司前三年不应该做围绕创始人的PR,因为

  1. 暴露目标、战术和商业机密
  2. 过分绑定公司与人设,人设崩塌时(墨菲定律,必然发生)损失大
  3. 前期人设等于兴奋剂,消费过度导致后期增长乏力

2B的公司值得做这类PR,因为企业需要一定的可信度和实力背书。2C的公司在非常大的时候值得做这类PR,因为大众喜欢看成功学的好故事。但是2C公司在创业的前三年,实在是不该做创始人的包装,着实是弊大于利。

Reference

胡博宇:《XVC胡博予:VC和创业一样是个反人性的职业》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09479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