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投圈去魅(二)不无效讨论、不过早PR

认知之后的执行

既然知道了坏的情形,为什么“智者”总是连续踏入同一条河流呢?因为认知容易,按照自己的认知来执行难。我很认同XVC胡博宇对于自己认定了的事情的坚持,看看他是怎样实践独立思考者(Contrarian)的智慧的:

『“集体的智慧”是符合人性的,这个词听着就顺耳,对吧。但是在XVC我们特别害怕这个东西。我们觉得,相比较之下,最低效的是集体思考,次之是一个人的独立思考,最高效的,是“一群人的独立思考”。
我们有些做法,外人来看是觉得很奇怪的。
比如,我们不鼓励集体讨论。我们的周会只是分享知识的,讨论项目一般都线下进行。因为我们发现,一群人的环境下讨论问题,常常会演变成辩论。要辩论,就得立场鲜明,有了立场,你的本能会替你戴上一副有色眼镜,挑选有利的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,最后你自己就信了。只有在线下一对一的讨论,才能真正“坐下来把事情搞明白”。』

像胡博宇这样的做法,外人可能觉得有点怪异、不近人情。但是,真理总在少有人走的路尽头。

 

当我对一件事情有了朦胧的认知之后,我会先验证,如果确如所想,那么一定要为此打造流程,以此监督并激发执行力。Fred Wilson讲他对于信息爆炸的过滤,坚决不看低质量的消息;为此,他通过十几年时间形成了一个思想深度和高度“达标”的密友群体,然后每天会收到这个圈子发来的,经过过滤的内容。

我检视自己的生活,发现我思考最低效的时候都是看朋友圈的信息,而有意义的内容的确都来自于重要的思想密友。因此我果断的关掉了朋友圈,彻底屏蔽掉低质量信源,并且打通几个高信噪比的信源(The Information、第一财经、潘乱、徐正、AVC、GGV 996以及密友转发),宁缺毋滥。第一周确有不习惯,但是很快发现我完全没有错失任何消息,百害无一利,因此会长期坚持。

 

为什么2C创业公司不做PR

程维说创业前三年不给talk。因为这条路就像西天取经,没有抵达终点,面对的永远是九九八十一难,只有取得真经,才能与人分享。事实上,到达之前,也没有人愿意听一个未成功者(失败者)分享。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开始打造MetaApp之后推掉很多的社交和演讲的机会,因为MetaApp的故事还没有人感兴趣听。

徐正是科大人里我最崇拜的偶像,最聪明的创业者之一,一手把每日优鲜做到现在的庞然巨物。看看他是怎么说的:

 

人含草 马衔枚 奇袭千里;
深挖洞 高筑墙 一骑绝尘!
摘自C轮融资报道,某记者的截图

摘自C轮融资报道,某记者的截图

在保密这件事情上,我受到我的合伙人和师兄胡森影响最大。张一鸣也按照苹果的保密制度严格执行,严令禁止下属接受采访,全公司不得已不发声,闷声发大财。我现在认知到,多数的媒体曝光是无效的,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招人方便,但是坏处是暴露自己的战术和商业机密。

其实于情于理,创始人PR都不是一个安全的选择。

最早做创始人个人营销的是张朝阳,他在一次访谈里讲,他之前不懂得如何做品牌和推广,但是在MIT的时候深受美国大选戈尔(Al Gore)的启发,所以回国创业也是按照竞选拉力的套路来。当时,年轻学生眼中张朝阳几乎就是一个摇滚明星。他后来坦陈,前期靠人设借了力,后面会使得公司与个人的名声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,不见得全是好事。

步张朝阳后尘的是陈欧,他也是为自己代言,把聚美优品和自己的名字牢牢的绑在了一起。聚美曾经一飞冲天,现在遇到了激烈的竞争,部分是因为垂直电商很难打得过全平台,也有部分是因为人设的下滑。我认为陈欧是80后最杰出的几个人之一,产品、营销、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都是超一流,可惜“创始人PR”用得太多,有点取短期舍长线之嫌。

我自己去年上了《一站到底》、《非诚勿扰》,写了几篇爆款十万加文,也做过几次社区内容运营的疯传尝试,但是并没有给我带来过多的实际用处,反而让人有点飘飘然。今年初的时候,又因为一些往好了说春秋笔法,往坏了说恶意抹黑的负面新闻,让我初尝黑稿的威力。还好身正不怕影子斜,好事者想攻击我的学历和履历,发现无从下嘴,最后只是一些没意义的口水仗。这次经历其实我是早有预期的,在上《非诚勿扰》谈冻卵之前,我就做好了看到知乎上问:“如何评价Max和他奇葩言论”的心理准备,居然到现在还没有人问这个问题。事前事后,我都坚信:“All publicity is good publicity”,正面PR优于负面PR,但是负面PR优于没有PR。但是这次前后起伏,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作为创业者时,这种公关风险的严峻性。

总结起来,2C的创业公司前三年不应该做围绕创始人的PR,因为

  1. 暴露目标、战术和商业机密
  2. 过分绑定公司与人设,人设崩塌时(墨菲定律,必然发生)损失大
  3. 前期人设等于兴奋剂,消费过度导致后期增长乏力

2B的公司值得做这类PR,因为企业需要一定的可信度和实力背书。2C的公司在非常大的时候值得做这类PR,因为大众喜欢看成功学的好故事。但是2C公司在创业的前三年,实在是不该做创始人的包装,着实是弊大于利。

Reference

胡博宇:《XVC胡博予:VC和创业一样是个反人性的职业》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0947971

“互联网投行化”的警示

1.     什么是“互联网投行化”?

2.     为什么“互联网投行化”很有毒?

3.     互联网从业者应该何去何从?

去年校招,我带队去北邮宣讲,整个大阶梯教室坐满人,活动结束收到了六百多份简历。没想到,里面居然多一半都不是北邮的,而是周边二本院校的,还有从几百公里外坐火车过来的。后来问HR,她告诉我我们网申系统已经收到了9000多份简历,现在除了211、985或者全球排100的海外院校毕业,基本上就都过滤掉了。

听了这话,我心中一寒。

曾经的互联网行业,英雄不问出处。美图蔡文胜、魅族黄章、汽车之家李想,Hao123李兴平,都是大学没毕业的草莽英雄。如今,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像投资银行了。我的合伙人最近讲了一个词,叫“互联网投行化”,我觉得特别恐怖。在硅谷的时候,有个同事跳槽去华尔街,大家纷纷说,他去投奔“黑暗面”(the dark side)了。因为投行有着极长的工作时间,没有太多创新,精英们互相排挤倾碾,时有过劳死和抑郁症跳楼的,所以臭名昭著。

 

什么是互联网公司投行化?

在外界看来,投资银行的职位非常光鲜。出入五星级酒店,专车头等舱,高薪高地位。殊不知,这些待遇都是给予这个职位的,而不是给这个人的。一个投行从业者如果离开自己的岗位,很快就发现物质上极不适应,毕竟由奢入俭难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《一个追求奢侈生活成瘾者的忏悔书》,讲的就是这件事。但是总有一波又一波的优秀大学生立志想要挤进去,看看Wall Street Oasis论坛就可见一斑。这个论坛里总有“月经帖”:我是康奈尔的学生,大一参加了高盛的杰出大学生项目,大二有大摩的S&T(摩根斯坦利销售和交易部)实习,大三在美林的IBD(投行部),大四能不能进BB IBD(Bulge Bracket/大型投资银行的投行部)?一茬一茬的学生们拼尽全力挤过独木桥。我们管这类人,叫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”。

互联网行业如今也是极为类似,看看中国的脉脉和美国的买买提就知道了,“985硕士毕业新浪5年,能不能拿到阿里P7?”,“LeetCode刷了两遍,能不能进谷歌?”,“FB E4 250k是不是被low ball了?”全都是行业内黑话,从业者们在乎的是论资排辈,挤过独木桥入行了笑嘻嘻,年终奖不够高就跳槽,看了别人的工资条那真是妒火中烧。夏虫不可语冰,没有经历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,没有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,这些年轻人心比天高,沉迷在傲慢与偏见的“现实扭曲力场”中,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走下去。

 

“互联网投行化”很有毒

为什么说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?因为凡是不实事求是、脚踏实地,而靠着自己的简历和行业供小于求的短期现状而站上枝头的,都不长久。五年前我在耶鲁的时候,发现只要是耶鲁计算机系的学生,不管技术水平怎么样,都可以得到甲骨文公司十几万美金年薪的Offer。加入了甲骨文的师兄告诉我,公司招名校生是为了撑门面,他们只需要维护八十年代的老代码,一周工作不到十个小时就好了,名副其实的“钱多事少离家近”。我当时心想:这也行?

好景不长,三年后,甲骨文宣布关闭SPARC项目,裁撤了整个部门2000多人,包括我的师兄。那时候我明白,靠名校光环出来“混”,总是要还的。

后来我转换角色,开始做管理者,后来又创业,变得更加警惕互联网投行化了。因为这种趋势让一波又一波的好学生当“精致的绵羊”,注重事物的表面:薪酬、待遇、办公室政治,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:创造价值,服务社会。被驯化的绵羊们抬头发现,自己已经丧失了打猎的能力,再也不可能主动离开动物园了。同学在高盛的上级,14年工龄,官至董事总经理,说开除就开除,中年失业,无比迷茫。

投行从业者绝望的地方在于,如果失业,几乎完全没机会自己创业,连成立一家精品投行都难如上青天。现在的顶级企业,基本上都是一百多年前创立的。

注:大型投行的成立年代

Screen Shot 2018-02-19 at 2.11.18 PM.png

 

互联网从业者应该何去何从?

各位读到这里可能会反驳: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,不会说以后没有创业机会吧?其实创业机会也是越来越少的。尤其是在行业里戴上月薪三万的“金手铐”之后,大家纷纷贷款买房买车,再也不敢辞职了。大趋势来说,互联网公司头部化越来越明显,沙丘路上有人说 “科技创业的时代已经终结”,美国科技界终究会被谷歌、Facebook、亚马逊、微软以及苹果这五巨头所支配,而中国则是阿里、腾讯、头条、百度、美团、滴滴的天下。除非有可确认的、万亿级的、小开发者可以参与的技术浪潮(AI、区块链、VR/AR都不满足一条或多条),新的创业公司,只需要参照医药和包装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律,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未来:要么死,要么贱卖给巨头。

我女朋友就职于辉瑞制药,这个行业创业成本极高。在顶级制药巨头中,10 家里面就有 8 家的创办史超过了 100 年,新公司最好的归宿就是卖给辉瑞、礼来。

医药企业成立年代:

640.jpg

再看包装食品,可口可乐、百事、玛氏、雀巢,一百多年的并购演变,巨头力量之集中,简直让新公司无路可走。

包装食品公司成立年代:

6401.jpg

虽然趋势如此,张一鸣毕竟是从BAT的“打头办”夹缝中跑了出来,北京深圳杭州毕竟还有完整的创投生态系统,在2018年这个时间点看,门还没关死,还有一线机会。但是在互联网这扇仅存的窄门极速关闭的时候,如果还没有意识到,那么阶级固化很快将完成,我们将永远沦为资本的苦工。

办公室里之前有两本书,《投行人生》和《创业维艰》,读了一下之后,我们一致同意把《投行人生》打成禁书,藏起来一定不能毒害大家。

 

让我们不被巨头们光鲜的职位所蒙蔽,埋头赶路,在末世中最后努力奔跑。
 

 

Reference:

《虽然技术创业公司不断涌现,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》Theo DeepTech深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