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科大两年了

今天考完试,才发现自己终于搞懂了随机抽样和假设检验,想想那年概率论期中考试“两位数都没到”,想想我在科大翘掉的若干门统计课,妄称自己学过统计,真是愧怍不已。如今回想起来,这些知识就在那里,学了或许有回报,不学注定是过眼云烟,没准儿还会迂回包抄,哪一天再找上门来。以为换了专业就能绕过,谁知道人工智能,机器学习都躲不开数学与统计,所谓交叉学科,真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逃不掉,避不开的。

时隔两年,没想到母校种种,竟愈来愈多的出现在我的周围。当年的四人组,赵赵在史丹佛悠哉度日,肖X偶尔散发一下闷骚的本质,也不知道他和kk怎么样了。昨天和阿飘聊天,他鄙视的说已经毕业,并且早早骗来学妹,红袖添香了。不知为何,跟飘雪聊完天,点到了胡wz的页面,空荡荡的主页里那篇后知后觉的文字,顿时把我打中。如果说你是后知后觉,那我岂不是个植物人了。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把那几年青春像一个本子一样不着痕迹的合起来,连同那些人,那些回忆,那些故事,静静的放在书架的一角,上面应该已经积了一层灰了吧!

当年我们是四个人在一起,也许是四这个数说着顺嘴,我们就由易到难许下了四个宏愿:我们要在大学里各自用上四核电脑,四年毕业,GPA上四,再谈上四个女朋友。也不知道你们各自实现了哪些?反正我是统统失败,一项都没实现。或许是因为这个吧,或许是愧,或许是一些别的感情,我这两年总是不愿意提起自己的母校。可是午夜梦回,尤觉身在东区,难分难舍。

说回来,这两年我更不愿意提起的,不仅仅是母校,更是曾经当过所谓“天才”。大概是因为金子蒙尘,光辉不再吧。然而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,我从不否认天赋和幸运。抛开社会属性不谈,父母给我的生理属性已经让我受用匪浅了。然而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。想想我的教育历程中,结识的高智商同学应该比大多数人都要多。可是实际上,天赋的聪明成就了多少智慧呢?就如我自己,当年那些统计课,我即使基础极差,已经到了几乎看不懂的份儿上,还是充满鄙夷的打算期末突击。算下来,偌大的校园,漫长的学年里,竟没有我读书的身影。如今再重新捧起类似的教材,以常人的学法,一五一十,踏踏实实的看过去,要读要背的何其多也。想来无论何等天才,当初的玩法也是行不通的。记得当初写过一篇苛责母校的文章,说科大与科大人,沉醉于金字塔中,少了几分出世入世的圆滑。说起来,那一份对学术的执着乃至凡事的认真,真的是我当时敧缺的。毕竟读书才是沉淀根本,升华体悟的源头啊。

当然,两相对比,我仍然要对母校的教学方式,乃至大陆的学校提出一点质疑。要知道,北美生活的诱惑并不少,夜店豪车美女也是许多留学生生活的主旋律。然而总体上来说,不论多么富裕,多么爱玩的留学生,多数还是勤勤恳恳的跟学业死磕。或许是三天一测验,五天一小考,严厉打击抄袭以及严格的淘汰制度在鞭策着;或许是本科毕业就能步入小康乃至中产的蛋糕在诱惑着。可以说,美国本科的教育,真的是非常成功,非常能塑造人才,尤其是容易在国内校园里迷失的学生的。不过,国情所限,类似的淘汰和奖励机制都不太可能举国推行,只有等时机成熟,慢慢改变了。只是不知道在转型完成之前,又有多少优秀的中国人,不再是中国人了。因此,我非常欣赏科大校友会的想法,他们马不停蹄的集资募捐,筹措着有朝一日把科大从国家手里买出来,办成私立大学,没准儿真能把教育彻底办好呢!

文章很乱,所思所想,也是对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的一个交待。身为科大校友,不论走在海角天涯,也应常念母校。或许哪天,有机会回去看看,但愿那时候的我,就算不是衣锦还乡,也不会比如今更加缺然无以为报吧!

《浪潮之巅》读后感——从谷歌坚持安卓说开去

最近手不释卷,读的是Google senior researcher吴军博士写的《浪潮之巅》。这本书讲的是IT产业的独特的浪潮周期与兴衰轮回,在我半只脚迈入这个行业之前,可以说这一面历史的镜子,是我极好的指北针。

记得去年读AGEC421的时候,Dr. Hurt讲起研究行业trend的重要性,比如Midwest农作物市场在受到ethanol fuel的影响一步步从大豆迈向玉米的过程中,顺流而动的ABCD四大粮商满载而归,逆流而上的小舢板(小农场)纷纷搁浅。农业的浪潮如此,IT业尤甚,不仅浪潮大起大落,而且来去汹汹,成败只在一时一势、倏忽之间。AT&T从垄断电信商到倒闭(如今的AT&T已经易主)用了近百年,苹果公司二十多年来大起大落,Yahoo从第一门户到苟延残喘不过十年之间。惊涛拍岸,昔日耳熟能详的行业霸主,Motorola从盛极一时到被Google收购,Nokia用了18年股票走回原点(2美元),在IT行业中,无论是多么坚固的战船,多么快速的航行,只要罗盘不准,找不到浪潮的方向,等待它的只有缓缓倾覆,令人唏嘘。

吴军博士这本书,很大篇幅是在回顾往昔,分析过去的一个个浪潮中,弄潮儿是如何乘势而上的。他让人着迷的一次次阐述着大公司的宿命论(基因决定论)和行业发展的摩尔定理和诺威格定理。我在这里略过两个定理不表,先简单的描述一下基因决定论。一个大公司,尤其是成功的公司,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经营市场(这些一般在公司成立一个月之后就定型了), 因为这是它的安身立命之本,也因为这个公司曾经由此而成功,公司里从上到下永远为这最开始的成功基因所骄傲。这个基因决定论是如此的精髓,让我忍不住一次次的延伸到吴军博士没有提到过的公司身上。《浪潮之巅》出版于2007年,iPhone刚刚问世,iPad尚在襁褓,云计算只是被预热的概念,安卓iOS之战还没有拉开帷幕。那个时候,苹果站在浪潮之巅,但是还没有今天这么如日中天。吴军博士虽然很看好iPhone的概念,想必也没有预料到当下席卷全球的狂热。在当时的情况下,谷歌一边和乔布斯密切合作,在iPhone中植入搜索、地图、视频等应用,并且火速推出了开源的安卓系统,左右开弓,两手棋落子飞快。2007年的安卓,简直可以说是垃圾,系统极为不稳定,功能差应用很少,而且作为开源的系统,厂商不用给谷歌交一分钱的使用费,谷歌却不遗余力,全力开发。这样的执着让人非常不解,甚至于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质疑谷歌的决策。让我们看看数字:苹果在每一台iOS设备上,从硬件、软件和服务上总共收入惊人的585美元,而谷歌从每一台Android handset(包括手机和平板等)上只收入1.77美元,和苹果相差330倍!事实上,我一直怀疑google在开发安卓上的投入远远大于产出。

那么,谷歌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?

我们要从谷歌的基因说起了。如果问你,谷歌是什么公司?许多人都会说谷歌是互联网公司。实际上,谷歌是一个广告公司,绝大部分的盈利来自广告。曾经的竞价排名,如今的adMob, "Google Ads", 谷歌是最大的网络广告分销商。无论是收购来的Youtube、非常好用的地图服务、第一个推出的5GB超大邮箱、Google Voice、gtalk以及Google drive,都是招揽用户的手段。有了全世界(*除了中国大陆和朝鲜)的用户群,谷歌就可以确保给用户量身定做的广告可以分销到位。然而,总有阻挠存在。从用户到互联网,从互联网到谷歌,有一道道咽喉要塞把守在其他大公司的手里,只要掐断任意一道,就会截断谷歌源源不断的财路。最简单的例子,微软会免费提供IE浏览器,无法卸载,默认搜索引擎是自己的Bing,这样不会更改设置的用户就被微软截流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,谷歌当然不甘心让自己的财路捏在别人的手心里。于是,Chrome OS,Chrome browser和Android应运而生。Chrome browser比IE好用许多,终于让谷歌把PC终端的分销渠道稳稳攥住。Android也在一步步追赶iOS。虽然2007年iPhone推出的时候,iOS就像第一个学会直立行走的猿猴,开创了真正的智能手机时代,然而几年来苹果的iOS改动很小,创新寥寥,已经很难与Android拉开像当年那么巨大的差距了。就在上个月iOS6推出的时候,苹果终于亮出了它的宝剑:去谷歌化。卸载谷歌地图,换成苹果地图(其实很烂)、删掉youtube,用户只有自行安装。这一步步动作虽然看似威力巨大,然而谷歌坦然接招,因为早已经洞察先机,Android也不是当年的猿猴了。

说了这么多,不知道是不是解释清楚了谷歌赔本做安卓的动机。实际上,苹果不应该把这局棋下的你死我活,毕竟移动终端的市场方兴未艾,还处在未饱和阶段,美国市场的保有量还不到半数。但是司马昭之心,不得不防,谷歌提前布好了安卓的局,苹果若断别人活路也会灭自己生机。

写到这里,很惋惜的宣布我被谷歌的面试官消灭了,这篇文章纯粹是吃地沟油的名操中南海的心,哈哈。不过IT行业的浪潮确实存在,而且极为凶险。这里不存在保守者的铁饭碗,却常常有闪闪的金子等待创业者去发掘。所以总要多去思考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,给自己明确学习和思考的方向吧。我个人预测,云计算的发展非常有前途,machine learning却是条羊肠小道。这句话放在这里,或许过不了多久大家可以付之一哂吧!

复古(retro)

前两天听冬吴相对论,谈起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,所谓夕阳产业。

夕阳产业主要提供一些过时的技术和产品,因为不如新兴技术节约、高效、环保而逐渐被取代。然而在这些产品即将淡出人们的视野之时,美丽的点子突然降临,将驶向末日的班车倏然间转到了另一条更有趣的轨道上。比如蜡烛,在电灯诞生之前一直是人们照明的主力。电灯普及之后,就“革”了蜡烛的“命”。然而蜡烛却从未消亡,反而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:人们给蜡烛加上了颜色、香味和形状,使她浪漫的文艺气息瞬间焕发出来。电灯再好,却无法替代烛光晚餐,情侣间透过摇曳烛火方能感受到对方朦胧的眼神……

梁冬还提到了关于电报的一个小故事。有那么一对贤伉俪,夫妻多年,谈恋爱的时候曾经分隔两地,全靠电报传情。如今丈夫事业有成,想要庆祝结婚纪念日之时,脑中突然闪过一个点子:何不给她发一个电报?那对于太太既是一个惊喜,又重温了当年艰苦的岁月,意义非凡。然而邮局告诉他,电报服务已经停办多年了。正当他沮丧之际,邮局又说,还是有办法发电报给你夫人的!虽然没有电报业务了,当年的电报单和信封乃至电报员的服装还留着呢。于是他拟好了一纸铿锵有力惜墨如金的电文,邮递员穿上电报员的衣服,拿着一纸电报单跑到太太楼下高呼:“你的电报!” 那一刻的惊奇和喜悦对于这对夫妻而言想必毕生难忘,弥足珍贵。

谈到retro,又不得不提到我现在痴迷把玩的胶片了。当傻瓜机取代胶片单反,当数码取代胶片,当iPhone取代卡片机,当DSLR大行其道之时,我却玩起了胶片,还玩的不亦乐乎。不得不说,玩胶片,尤其是早期胶片机弊端多多:全手动,要自己调整光圈快门和焦距,拍的时候很慢;需冲洗,而冲洗业务也已逐渐淡出,价格步步攀升,冲洗周期也越来越长;难数字化,好的底片还需要好的底扫才能在网络上分享。然而当大家都已经弃绝胶片,甚至柯达都已经倒闭的时候,玩胶片的人群却愈发坚定,愈发的自得其乐。或许这就是夕阳产业的美妙吧,当你抚摸40年依然崭新的机身;当你聆听哈苏的炮声隆隆;当你透过陈旧的取景器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象;直到你从vintage的后盖中rewind那旋转的银盐精灵;直到你对着灯箱,对着太阳,对着投影玩味反转片的细腻、色彩和层次;直到你翻起那一幅幅print定格的泪水与欢笑,你爱的是那辛苦的过程,亦是那美丽的结果。

写到这里,就想到了那句风水轮流转,夕阳产业或许一转身就变成了retro fashion。其实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电台,没有被电视电脑所取代,依然在汽车里不可或缺,还逐步演化出了数字电台,电波中加载了数字信号可以直接在车里显示节目信息。这样有趣的例子不胜枚举,崭新的是潮流,陈旧的或许也是风尚,这就是多样化的社会之所以如此美妙的原因了!

om-d 2012年的高级数码微单 和70年代的老OM胶片,你喜欢哪一个?

摄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

到北美现在已经一年多了,学业不算一帆风顺倒也不错,生活也逐渐精力充沛起来,可以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,虽然把脚步放慢了,却找回了许多之前旅程中缺掉的东西。那些美好而玄妙的事物,摄影和音乐、宗教和爱,是那么强烈的吸引着我,心向往之,溯洄从之。世界虽然纷繁驳杂,那么多荆棘和油污下覆盖着的却是一片熠熠生辉的美丽,这是以前浑浑噩噩中蹒跚的我所忽略的。

我已经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了,“摄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”,然也。这半年来,我有意无意间、主动和被动的收缩了自己的社交圈子,关掉了社交网络很久。之前写文章说自己追求外表光鲜而内里充实,真正行出来却过于招摇,徒有其表,或者为达目的不顾所以。自以为倾尽全力,实际上挣扎盘桓,事倍功半。最差的是,不仅没有达到目标,反而还丢掉了半身翎羽。直到我第一次开始摄影,重新拾回曾经沿路落下却不离不弃的美好。

摄影,兴趣使然。摄影的历史也才两百多年,却已经迅速的发展成了相当完善而又无比有趣的体系。不仅如此,电子时代的摄影技术还在日新月异,不出几年肯定会有巨大的变革。在摄影技术和工艺提高的过程中,我感觉到了一股非同寻常的推动力,虽然没有IT技术那么迅猛,却耐人寻味——或许很大一部分可以归根到乐趣里吧。有兴趣,方有钻研;有乐趣,始得关注。不仅如此,作为一项艺术和技术的结合,它不仅在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,也在技术实践中如此广泛运用,在人类的生活中那样的必不可少, maybe simply because it’s fun。

对于我来说,摄影就是一个“玩”字。我是最爱玩的,玩那种好玩的、美的东西。对RTS的执着,与对摄影的痴迷就像天平的两头,又像两条平行线,一直延长到美而平衡的一望无际。摄影当然是好玩的,上手不快,精通不易,简直让人废寝忘食、不能自已。每当玩过之后,更是有一种喜出望外又格外充实的感觉。当一副小品诞生,亦或是

 

镜头收进了目不能悉视的画面,总会惊喜异常。就像那轮明月,当我一次次的对准月亮按下快门,那么希望看到的一幕真切的呈现,喜悦溢于言表。

前期后后玩过的镜头和机身也有不少,从准专业到微单到全幅到胶片,标头、M42,超广长焦定变,闪灯脚架,是什么动力驱使我如此激昂,全情投入呢?perhaps it’s the fun. 经过光学折射看到的透视和色彩,一番别样的风情,无比耐人寻味。一直埋藏在心底的背包天下的梦想仿若呼之欲出,岂可遏止?每当我看到别人跑车引擎呼啸,我却梦想着一辆muddy的吉普,崇山峻岭如履平地,带我去荒无人烟,带我去梦幻仙境,带我去碧海蓝天,带我去远方……

那么美呢?真的要如此跋涉的追寻吗?或许就在身边,就在心田,就在人间。